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疫情防范工作先进典型事迹总结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政治意识,始终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最大努力、最严措施、最快速度落实校党委防控要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活动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党组织和党员。
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自疫情爆发以来,立即根据校党委的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徐玉平、副书记兼院长李云峰任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并实施《文化与传播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全院师生认真学习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强调学院党总支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党员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积极参与防控,宣传教育每位师生员工要加强自身防护,配合学校、学院做好疫情防控。其中,党总支副书记李莉同志率先同辅导员老师们一起在学生管理中,建立健全学校各部门及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宿舍的“互联网+”六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模式,开展学生健康现状日报制度,她每天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状态,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坚决把师生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众志成城、争树典型。各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广大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用一系列行动来践行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注重加强疫情期间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文化与传播学院学生第一支部王莹同志在封丘县潘店镇东申庄村志愿参与疫情防范宣传工作,她不辞辛苦,用喇叭、村委会微信群等方式动员全村大学生为疫情防范筑好堡垒,挨家挨户的动员宣传,充分保障了在疫情防范工作的舆论引导。学生一支部司欢乐同志在鲁山县马楼乡,协助开展外出返乡人员统计下访工作,她挨家挨户的走访了解,不漏掉一个外出返乡人员,磨破嘴、跑断腿也要把最真实的数据提供给乡疫情防控小组。学生二支部薛少洋在民权县褚庙乡,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加入到了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各路站点检查来往车辆,在街道乡村沿路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把村委会下达的通知告知村民,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尽最大的努力为家乡疫情防控工作做贡献……全体师生勠力同心,严防死守,做好疫情“守门人”,坚决把病毒堵在“门”外。
迎难克艰、滴水汇涓。根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要求,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充分发动全院师生,纷纷行动起来,万涓汇海,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两百多位师生党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先后捐款7759元,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财子佳人”们栩栩如生用剪纸作品“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等为武汉疫区同胞助力。词作《渔家傲•抗“疫”到底》、《采桑子•抗“疫”》、 《卜算子•盼君归》,随笔《武汉战“疫”》等,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以形式各样的文学作品,用笔助力、以墨呈情,向抗疫一线的“白衣英雄”致敬,诠释着自己对战胜疫情的决心,为疫情防控献出自己的涓滴之情。此举得到党委宣传部的专题报导(见附件)
广泛动员、科学防控。各党支部、党员通过微信群、QQ群、微博等方式每日发布官方通报,提醒师生勤加洗手、戴好口罩、减少外出、加强自我防护;积极做好师生的思想工作,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营造浓厚的防疫宣传氛围;积极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群防群控,人人负责,并成立心理咨询工作领导小组,及时了解毕业生、敏感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引导师生正确面对疫情,克服心理恐慌,让广大师生客观认识疫情,科学预防疫情,冷静应对疫情。
师生的生命健康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将继续落实好学校党委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自觉肩负起学院乃至全校师生的服务先锋与责任担当,与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附件:
1.守望相助 共克时艰 文化与传播学院多措并举合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http://www.haie.edu.cn/info/1056/5792.
2.用笔助力、以墨呈情,财金学子向抗疫一线的“白衣英雄”致敬!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jY1MjcwOQ==&mid=2247491614&idx=1&sn=b96be92affe29c583ddcbecea074bee6&chksm=e8289054df5f19423446e6fcb1c680bc5e1fa432cfaff964442babe505b64f2d90fb8f185b13&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82088286760&sharer_shareid=f7610a1bebc65682374fdafe9686e83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