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为引导青年学子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我校开展“家乡行,感恩情”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从而在其中踔厉奋发,增强社会服务本领,书写青春绚丽篇章,成长为勇于担当使命任务,做能堪当大任的有志青年,做追求进步的奋斗青年。
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
应用韩语专业王昊天

在此次“家乡行,感恩情”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王昊天同学在红梅社区担任社工助理的职务。在这次活动中,他在社区为退休工人发放油票,根据他们的住址找到相应的名字签名,同时也帮助居民进行新冠疫苗的取号,询问来取号的居民是否到了打针的时间,并告知他们打针的地点。在与人们的交流过程中,培养了他耐心的性格。在实践活动期间,他还参加了和社工一起在社区捡垃圾的活动,如捡拾道路上的包装袋和烟蒂。在实践活动中他感到了充实,同时也祝愿作为文明城市的宁波建设得越来越好。
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
应用韩语专业刘畅

家乡在稳步发展,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是因为有许多的人在默默奉献。刘畅同学作为一名家乡志愿者,她通过帮助他人体会到志愿者职责的重要性,并且从中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她在书吧的工作中积极解决大家所遇到的问题,如找报纸、针线、水等。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社会上还有不少需要帮助的人,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向让社会更美好的目标而奋斗!
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王晓晓

通过参加“家乡行,感恩情”社会实践活动,王晓晓同学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自身学习的同时,她还动员家人参与本次活动。她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文化宣传的担当者,并且对二十大的精神加以实践。让我们知道以“青春”之我,奋斗“青春”之国,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怀抱梦想,勇毅前行。
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
学前教育专业李贞娴

今年寒假李贞娴同学参与了家乡社会交通志愿服务,积极帮助返乡的人们疏通路线,在一辆辆返回家乡的车辆中,她看到了车水马龙,感受到了人声鼎沸。家乡的日益富足得益于祖国的富足,家乡的发展推动着祖国的发展,她深知这一道理,积极帮助家乡建设,并为祖国的发展出一份力。心系家乡,情系祖国,顾尔山水草木,毋宁奋发图强,以赤心一片还报家乡。
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
学前教育专业王佳婉

这个假期,王佳婉同学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2023年寒假“家乡行,感恩情”社会实践活动,勇担使命,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中书写青春绚丽篇章。乡村振兴工作也是建设国家的重任,她志愿参加上蔡县东岸乡政府乡村振兴信息录入工作,为家乡发展付诸实际行动。
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
学前教育专业朱萨

22—23年寒假期间,朱萨同学成为一名积极的社区志愿者,为社区的日常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打扫卫生、协助门岗管理住户门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对她却意义非凡。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微小的,因为涉及的范围有限。同时也是伟大的,因为它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人带来充实的体验,让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彰显了青年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面貌。
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
学前教育专业郭力萌

在南阳市中州社区敬老院,有着这样温馨的一幕:郭力萌同学陪老人聊天,为他们整理衣物、打扫卫生、洗菜做饭。作为一名青年,她觉得自己应该通过做志愿工作来回报社会,承担该有的社会责任。她的行动也在积极号召青年学子,要踊跃跻身社会实践工作,充实自己。
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
学前教育专业李雪洋

“志愿者当以爱心为前提,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是志愿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传递爱心,播种文明的过程。”李雪洋同学如是说。在这个假期,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社区工作时,她积极担任志愿者,勤勤恳恳地对待每次工作和任务。如在街头站岗,有序地指挥交通,并及时清理地面的杂物和烟蒂等。为了家乡的整洁,她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她的爱心也帮助了许多有需要的人,让爱和温暖在家乡传递。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看到青年学子的朝气蓬勃,有责任有担当的一面,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校青年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用实际行动服务家乡,用耳朵倾听人民心声,使自己发光发热,同时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在这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