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音乐学院2021级音乐学二班团支部成立于2021年9月,共有团员45名,中共预备党员4名,群众2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支部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精神,不断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团员青年的整体素质。2023年,支部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同年,支部也被评为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现就支部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引领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2021级音乐学二班团支部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努力加强对团员青年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加强政治修养,坚定团员理想信念。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广大团学青年进一步深入理论学习,不断增强高举伟大旗帜不动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重视全体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充分发挥团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学院团总支的工作部署,选好载体,组织班级团员青年开展学习活动十余项,如:1.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2.各类专题教育;3.青春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专题讨论;4.五四爱国运动专题学习;5.铭记历史,勿忘“九一八”主题团课;6.开展弘扬优秀国学,争做诚信标兵;7.党的青年运动史学习交流;8.各类主题团日活动,以及在日常的宣传教育学习中还坚持结合落实民族团结进步、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进团课等,每一次的学习覆盖面都能达到100%。


在每学期初支部还会制定团学工作、活动计划,分月执行共计46条,学期末开展工作总结和进行团员、团干考核评价,增强班级团员青年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支部定期深入开展组织生活会,查找自身不足,支部实行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开展年度述职,每年民主评议一次,从成员中评选出优秀团员,推选为入党积极分子,激励广大团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对不合格的团员进行教育帮助,使其改进。

二、做好团支部的组织基础工作,
引领团员青年成长成才
支部委员会现有成员四人:团支部书记张瑶环,团支部副书记张先稳,组织委员陈亚博,宣传委员郭彗妤。支部委员会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团建引领作用,做好团员发展和培养工作,增强团建工作的牵引力,在疫情期间,支部成员第一时间投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张瑶环、张先稳等12名同学先进事迹被我校官方报道。在每年的12月前,支部能全面完成“对标定级”、“先进性评价”工作,覆盖率100%。在团员教育管理工作中,支部严把发展团员入口关,团员发展计划执行率达到100%,新发展团员注册志愿者率达100%,团员电子档案录入率达100%。支部还能及时对各支部的教育实践、组织生活会、团课、主题团日活动进行记载,对个人荣誉激励、发展激励、机会激励进行记载,完成度和覆盖率均能达到100%。在推优工作中,目前向党组织推荐42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中共预备党员4名,发展团员2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增强理想信念,彰显支部青春活力
团支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了解团员青年的心声与需求,准确把握团员青年生活状况、学习需求。活动开展前,通过召开团支部委员会,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始终坚持以重大节日、重要活动为契机,开展不同形式活动。支部本年度相继开展、组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共24项。支部自行开展的活动逐步成熟,如:开展加强学风建设,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课前一首歌”活动、提升学生诚信教育的“诚信校园行”活动、结合专业特长举办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草地音乐节”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知识,增强理想信念,举办的“让理想与风筝齐飞,让希望与春天同在”风筝绘画、放飞等活动。



四、积极投身实践志愿活动,
彰显青年精神面貌,取得巨大贡献度
01
支部成员利用课余及寒暑假时间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能100%圆满的完成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到青年之家报到”等多项校内外实践服务项目。支部成员每学期还积极报名参加“大地飞歌--音乐学院大学生乡村美育教育及大学生志愿宣传服务队”于每周二下午跟随带队教师到新乡市平原新区韩董庄镇府庄小学及暑期到焦作市博爱县张茹集小学进行乡村美育教育实践及志愿宣传服务,成员将在校学习的专业学习知识传授给当地的孩子。通过近三年的参与,支部成员对当地孩子接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给予了提升,并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志愿精神,由感受爱转化为散播爱,并带领当地孩子登上专业舞台,使乡村的小学生收获快乐和自信,该活动还被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中国青年网、搜狐网、大河网、校官方网站、公众号、校团委财金青媒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在疫情期间,原定的美育乡村演出及参加留守儿童集中帮扶工作无法参加。支部及时转变方式,号召全体成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志愿者分散帮扶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服务社会,锻炼自己,部分成员取得了较高评价。如:


郭彗妤自2022年6月加入共青团辉县市委“青年云上编辑部”后,迅速进入角色,做好编辑工作,维护“共城青年”平台日常运营,当好策划员,并组织策划“大学生向基层报到”、“青年就业公益指导课”等系列活动。工作中还跟随团市委走进校园调研学校团委换届工作并参与到禁毒宣传、心理健康、疫情帮扶进社区、爱心进校园等多项志愿服务,获得所在单位一致好评。在2022年8月获得“共青团新乡市委优秀社会实践个人”荣誉称号。

张先稳、严小雨、康腾飞同学组成的星火相筑实践志愿团队,参加了濮阳当地组织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组织当地学生了解音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激发了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最后,结合每个学生的特长,组织了一场简单即又欢快的音乐会,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

张瑶环、薛瑞娟同学在暑假期间参加了当地小学的特色教学活动。她们以音乐学科特色为抓手,从课程一开始,就用音乐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比如用轻悠的音乐作为背景唤醒学生的肢体,用音乐的节奏作为课堂组织教学的方式,让音乐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感受。

王一蒙同学假期期间参加了音乐艺术机构暑期培训活动,在音乐培训机构里帮助艺考生们学习高考乐理、视唱等知识。她充分利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发挥自身特长,帮助考生们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得到了机构老师们的称赞。

同时,支部成员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爱国教育的魅力,探索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延伸的路径,为爱国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从音乐教育入手,关注乡村未成年人成长,提高乡村学校音乐教育水平,让乡村音乐教育滞后地区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正规的音乐艺术。自支部成立以来,除疫情期间停课,共跟随“大地飞歌”实践团支教近50次,授课近百余课时,受教人数约3000多人次,组织策划专题演出1场,深入挖掘了当地传统文化,增强村民文化自信,改善村民的精神风貌,助力乡村振兴。
02


支部委员积极和郑州地铁龙子湖中心站对接,组织成员每周定期开展安全出行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队员自觉地为行人提供指路问询、取票购票、上下站引导等服务;活动过程中,支部成员还结合专业技能,发挥专业特长,现场为乘客弹奏《保卫黄河》《练习曲》《天真烂漫》等钢琴曲目,得到了地铁站工作人员及乘客们的一致好评。
03

本支部还积极动员支部成员参加各类美育教育活动,如:由河南广播电台主办,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音乐学院承办的“歌声里的村庄”主题音乐节支部十余名成员带着歌曲和舞蹈参加了该活动,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展示我省以设计延续乡村文化肌理、展现独特田园风光、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等情况,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该活动的通过大象新闻客户端、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各新媒体平台进行了网络直播,观看超20万人次。
04
在每年的雷锋活动月,支部会积极筹备,制定活动方案,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多项服务活动,如:

组织开展“雷锋精神我践行”主题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宣传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行为规范。


组织开展“雷锋精神我践行”主题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宣传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行为规范。


组织开展“雷锋精神我践行”主题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宣传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行为规范。

组织开展“学雷锋,我行动”向府庄小学学生义捐义卖活动,此次活动支部成员全员参与,捐赠物品百余件,杂志五十余本,共义卖1604元。义卖的钱全部购买全新的图书资料捐赠给学校,学校建立了图书角供学生借阅。


组织志愿者,开展了“文明骑行,共享你我”共享单车整理、“爱护图书,开心阅读”图书馆图书整理等校内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大家都抱有很强的责任心,动作快捷,激情高昂,不偷懒不松懈,都很完美的完成了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充分展示了志愿者应有的勤奋认真、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



组织开展“寻找雷锋新足迹,我为雷锋精神代言”学习宣传雷锋精神活动。支部成员通过学习强国、微博、百度知识、知网等网络平台去学习雷锋精神事迹,也可结合现阶段的感人事迹发掘新的精神足迹并结合归纳自身内心感悟,晒出朋友圈;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查阅学习内容、精心点评,共发表五十余篇内容,有文章、视频、沙画、动漫卡通、诗歌、还有最美丽可爱的医护工作者,留言和评论都能感受到同学们的一腔青春热血。


开展“常怀感恩父母请——今天我当家”活动,当天每一名学生要为父母做两件事,表达感恩之情。通过视频活动,有的学生为父母打洗脚水,有的给父母捶背揉肩,有的彰显了自己的厨艺,有的向父母青涩的说了一句“我爱你”等。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讲到:做这些事真的太应该了;发现父母的皱纹又深了,白发又多了;一次与父母亲切的交流很有必要;真正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和操劳等内容,体会让大家的深入人心。
2021级音乐学二班团支部正在逐步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始终坚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为目标,以提高基层团学组织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不断扩大团学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为基础,以切实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基层团学组织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基层团学组织的服务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执行能力和贡献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团学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