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团委欢迎您!   管理登录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财金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龙子湖校区远眺图 象湖校区

团委欢迎您!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我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三)
2025-07-30 14:35     (点击: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动员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暑期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2025年,我校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设计了红色基因传承、理论普及宣讲、发展成就观察等多个专项行动,涵盖乡村振兴、教育关爱、就业创业实践、基层志愿服务、民族团结实践等多个领域,采用学院组队和个人自主返乡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集中组建了多支实践团队深入基层、社区和农村,学真知,悟真谛,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

诗润童心伴成长,诗教实践绽芳华

——“诗意青春”诗词推广队扎根冯堂小学践行社会实践活动

十五载光阴流转,不及十五天的相遇滚烫。校团委“诗意青春”诗词推广宣讲队,在郑州市航空港区冯堂第一、第二小学的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段旅程里,有诗词的墨香,有互动的欢语,有成长的足迹,更有双向奔赴的温暖与力量。

在乡村美育实践里,课堂成传统文化趣味对话场。志愿者巧思频出,借 “为古诗涂色” 让孩子用色彩还原生机,以 “东南西北” 折纸、“击鼓传花背诗” 让经典韵律回荡,还通过情景演绎《回乡偶书》触摸乡愁,剪纸、手工小课堂穿插,让传统文化可触可感。晨光中的升旗仪式尤其难忘,7月6-7日,志愿者与冯堂二小、一小学生并肩,国旗升起时,孩子稚嫩敬礼、洪亮国歌,和志愿者坚定目光交融,让“爱国”从课本落进现实,烙下深刻印记。支教的尾声,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盛宴”。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同表演《盛世华章,青春礼赞》朗诵,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在一遍遍诵读中愈发滚烫。

十五天的时光很短,短到不足以讲完所有诗词;十五天的影响很长,长到足以让热爱与善意在岁月里生长。“诗意青春”诗词推广宣讲队的支教之旅虽已收官,但诗词的种子、成长的力量,终将在冯堂一小、二小的校园里,在每一个志愿者的生命里,继续发芽、开花。

丈量黄河留印记,解码文化探基因

——文化与传播学院走进郑州黄河文化公园调研活动纪实

文化与传播学院“文脉镶豫”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成员前往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开展实地调研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探寻青年文化传承与教育的新途径,为黄河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参访时,“文脉镶豫”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成员秉持探寻精神,专注聆听讲解,适时进行影像记录,还围绕文化内涵与讲解员深入探讨。从古建筑精巧结构、历史文物珍贵价值,到民间传说文化意义、黄河生态保护发展,队员们对各景点细节兴致浓厚,思考深刻。成员张佳玮感慨,亲身经历让其对黄河文化有全新认知,意识到新时代青年传承弘扬文化遗产的责任。

此次郑州黄河文化公园调研之行,是文化传承路上的青春注脚。于学生而言,突破书本局限,在实地触摸黄河文化脉络,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心底扎根;对黄河文化传播而言,青年力量深度参与调研,以青春视角挖掘文化内涵、探索创新传承路径,为古老黄河文化注入时代活力;从文化传承大局看,这是高校实践育人与文化传承使命的有机融合,通过一次次调研、思考与行动,搭建起青年与传统文化对话的桥梁,让黄河文化基因在青春接力中永续传承、熠熠生辉,为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筑牢青春基石 。

税暖中原青春行 乡村振兴财税情

——财政税务学院“税暖中原”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财政税务学院税暖中原”志愿服务团队奔赴周口市太康县前何村,开展“学思践悟新思想 财税赋能促振兴”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学榜样、察实情、献良策、办实事”四维联动,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青春答卷。同学们在前何村党支部,了解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驻村第一书记韩宇南的奋斗足迹,他的奉献精神与实干担当,让师生们深受震撼;走进前何村标准化扶贫车间,与村干部、车间负责人交流,通过探访,师生们直观感受到产业振兴对乡村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进一步理解了“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前何村小学的教室里,团队成员为留守儿童开设“税收小课堂”,用漫画讲解教育捐赠抵税政策;文化广场上,“移动税法服务站”为村民们解答涉农社保缴费等问题。

此次实践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同学们在乡村振兴一线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服务基层的责任感。未来,学院学子将以韩宇南校友为榜样,将活动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利用专业知识开展税法宣传等活动,为乡村全面振兴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星火灼灼照前路,青春拳拳筑红途

——统计与数学学院暑假红色根据地革命精神寻访与传播实践

 统计与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在牛雪华、吕鹏鹏老师带领下,奔赴豫西革命抗日旧址及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开展革命精神寻访活动 。这一路,是青春与红色历史的相遇,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精神传承之旅。

 在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两干多平方米展厅里,珍贵历史图片、实物与详实文字,生动还原抗战场景。队员们依次参观展厅,从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到巩固、发展历程,深入了解皮定均、徐子荣等将领率军民,以地道战、游击战等形式抗日的英勇事迹,真切感受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伟大抗战精神。每一件文物、每一段讲解,都让队员们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深切的认知,心灵被革命先辈的无畏与坚守深深震撼。

   实践队漫步于豫西革命抗日旧址,触摸历史的痕迹。在纪念馆里,队员们专注聆听讲解,围绕革命故事、精神传承展开热烈研讨。从将领们率军作战的战略智慧,到军民一心共御外敌的鱼水深情,大家深挖红色文化内涵。通过走访旧址、查阅资料、与当地文史工作者交流,队员们全面梳理豫西抗战历史脉络,不仅收集大量珍贵素材,还以宣讲、短视频创作等形式,尝试传播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发声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人铭记这段热血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子们在与基层的双向奔赴中,读懂了乡土中国的脉动,更坚定了用青春书写时代答卷的信念。未来,这份实践中收获的热爱与责任,将化作持续前行的力量,激励更多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以朝气赴使命,以行动践初心,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陈婉茹 王冰/文)

上一条:我校与洛宁县政府、河南户盟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全域户外运动开发战略合作签约暨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
下一条: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信筑未来团队企业调研实践活动
关闭窗口

共青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委员会主办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北路22号  邮编:450046  联系电话:69303235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团委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1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