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我校法学院依托专业特色组建“发展成就观察团”奔赴台前县,开展了一场“沉浸式”国情教育。盛夏七月,蝉鸣渐起,他们带着青春的朝气与专业的热情,深入乡村、走进企业、对话基层,以法治视角探寻乡村振兴的密码,用实践行动诠释“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黄河沿岸书写下了一段法治与乡土交融的生动篇章。

实践团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同劳作、共话家常,在汗水中感受脱贫攻坚带来的收入增长与产业蝶变;他们穿梭于村舍小巷,通过问卷访谈倾听村民法律诉求,在《民法典》宣讲中解答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等实际问题,让普法手册与趣味法治问答成为村民手中的“法治宝典”。在与村干部的座谈中,实践团深刻领悟到“村民自治制度”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法治思维如何为乡村治理注入长效活力。

成员正在与访谈对象了解特色产业发展

成员走访农户了解脱贫攻坚成果

在村广场,通过趣味问答方式宣传法律知识

成员走进田间地头

成员了解村民法律需求及法治建设现状

成员与梁集村村干部座谈,了解基层治理、法治乡村建设

成员与吕固墩村村干部座谈,了解基层治理、法治乡村建设
台前县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与实践地的黄河生态治理工程,为学子们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课堂。实践团通过历史展板与实地走访,了解黄河从“水患之地”到“生态长廊”的蜕变历程,深刻认识到法治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红色教育基地中,一封封革命家书、一张张历史照片,让“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鲜活。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红色基因融入法治信仰,以专业所长守护乡村振兴的法治底色。

成员组织“黄河生态保护”主题讨论,邀请当地水利部门或专家分享治理经验

成员到达纪念碑,学习黄河治理历史、红色革命故事,结合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政策讲解
在企业发展与社会服务方面,实践团先后走进台前县芳欣制衣和建润学府施工现场。在芳欣制衣,成员们参观生产线,了解企业运营模式、技术创新及带动就业情况,与员工座谈调研劳动权益保障和技能培训机制。同时,开展法律宣讲活动,为员工讲解《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强化企业合规意识和员工法律意识。在建润学府施工现场,实践团成员现场访谈农民工,开展普法宣传讲座,为农民工普及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

成员与芳欣员工座谈,调研劳动权益保障、技能培训机制

成员与参观芳欣生产线,了解企业运营模式、技术创新及带动就业情况

成员开展普法宣传讲座,讲解《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发放宣传手册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法学院学子对“两个确立”思想的深刻践行,更是法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青年们在乡村振兴的“现实教材”中读懂中国制度优势、在服务基层的“法治答卷”中锤炼专业本领。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法治为剑、以青春为盾,在广袤大地上书写更多属于法学人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