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动员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暑期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2025年,我校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设计了红色基因传承、理论普及宣讲、发展成就观察等多个专项行动,涵盖乡村振兴、教育关爱、就业创业实践、基层志愿服务、民族团结实践等多个领域,采用学院组队和个人自主返乡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集中组建了多支实践团队深入基层、社区和农村,学真知,悟真谛,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
借数字赋能土地,以金融普惠乡村
——财政税务学院“数豫惠农”团队走进普惠金融服务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暑假期间,“数豫惠农”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河南省各县乡及当地普惠金融服务点,开展“数豫惠农”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以专业行动为乡村数字化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数豫惠农”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河南省各县乡及当地普惠金融服务点,聚焦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与中原银行等机构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业务人员深入交流,了解普惠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业务办理效率及数字化进度,同时面向村民普及金融知识,讲解数字金融业务操作流程与安全要点,倾听村民需求与建议,提升乡村居民对数字金融工具的接受度和使用能力,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农村数字化发展的需求和困境,深化对“三农”问题的认知。

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入接触和了解农村地区在数字化发展中的需求和困境,深化了对“三农”问题的认知,更深刻体悟到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发展的价值,进一步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联动更多服务点扩大宣传力度,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法治微光照乡土 青春担当写初心
——我校法学院组建“发展成就观察团”奔赴台前县开展国情教育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我校法学院依托专业特色组建“发展成就观察团”奔赴台前县,开展了一场“沉浸式”国情教育。盛夏七月,蝉鸣渐起,他们带着青春的朝气与专业的热情,深入乡村、走进企业、对话基层,以法治视角探寻乡村振兴的密码,用实践行动诠释“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黄河沿岸书写下了一段法治与乡土交融的生动篇章。

活动期间,实践团多维度深入基层:一方面,深入乡村一线,与农户一同参与劳作,切实感受当地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果;通过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方式,细致了解村民的法律诉求,为村民解答土地纠纷等常见法律问题;另一方面,与村干部开展座谈交流,深入领悟法治思维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实践团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和黄河生态治理工程,组织“黄河生态保护”主题讨论,参观纪念碑。在企业与社会服务领域,实践团走进芳欣制衣和建润学府施工现场,与企业员工、农民工亲切座谈,重点宣讲《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相关法律意识。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法学院学子对“两个确立”思想的深刻践行,更是法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青年们在乡村振兴的“现实教材”中读懂中国制度优势、在服务基层的“法治答卷”中锤炼专业本领。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法治为剑、以青春为盾,在广袤大地上书写更多属于法学人的时代篇章。

薪火相传裕禄志 青春力行兰考情
——工程经济学院实践团队来到焦桐广场进行兰考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焦裕禄精神,我校积极开展“薪火相传裕禄志 青春力行兰考情”实践活动,工程经济学院组织实践团队奔赴兰考,在这片承载着厚重精神力量的土地上,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开展红色实践活动,在焦桐广场泡桐树下聆听焦裕禄带兰考人民除“三害”事迹,此树已成焦裕禄精神象征;于兰考展览馆,借实物、图文了解焦裕禄生平、治“三害”及兰考发展,体悟其公仆情怀等精神,深化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理解;在焦裕禄纪念园,师生献花篮、鞠躬、绕墓瞻仰,缅怀其奉献一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兰考四面红旗纪念馆里,工作手稿和历史照片展现焦裕禄带群众抗灾场景,激励师生奋斗,让大家深知其精神价值;东坝头黄河大堤教学点,师生了解黄河决口灾难、“三害”成因,回顾焦裕禄治“三害”历程,感受历史现实交融,坚定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决心。

此次“薪火相传裕禄志 青春力行兰考情”实践活动,让我校的师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党性教育。实践团师生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以焦裕禄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审计协作共成长 立信铸魂育素养
——会计学院前往多个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实践育人机制“的重要部署,会计学院基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依托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聚焦就业创业实践导向,于今年7月在郑州市4家会计师事务所举办了暑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

7月1日起,会计学院49名同学前往中勤万信、鹏盛、北京国府嘉盈会计师事务所河南分所实践,以实际操作为核心,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参与多项审计工作,部分同学赴重庆参与专项工作,体会到审计工作的协作性与团队精神;7月25日,15名同学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河南分所开展为期一月实践,以审计实务课程学习与模拟项目操练为核心,在项目经理指导下深度参与审计课程和模拟训练,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立信所训精神贯穿,融合理论、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



未来,会计学院将继续秉持育人初心,在国家就业优先战略的指引下,紧跟时代发展脉搏,不断优化实践项目,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适应时代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让青春在为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凝红旗渠精神 聚新时代青春伟力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奔赴红旗渠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于8月15日至16日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及教师党支部党员代表,赴河南林州红旗渠,开展了以“弘扬红旗渠精神 凝聚新时代青春伟力”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师生在红旗渠核心区开展实践活动,沿主干渠溯源至青年洞,于悬崖绝壁下,借锤凿钎痕、讲解员讲述,感受林县人民创造奇迹的壮举,对红旗渠精神理解更立体深刻;在青年洞前,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彰显听党话、跟党走,融个人理想于国家伟业的决心;后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馆内实物见证奋斗岁月,在分水闸前,见渠水奔涌,师生深悟奋斗创造奇迹,体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师生们深刻认识到,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是激励新时代青年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团总支将广泛宣传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导全院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专业本领、矢志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我校2025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顺利落下帷幕。实践期间,团队深入开展调研走访、政策宣讲、技能帮扶等工作,不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更在基层实践中深化了对国情社情的认知,锤炼了青年团队的责任担当。未来,财金学子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不断走进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杨晓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