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青春如歌。我们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豫见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十五人,怀揣着求知的热忱与青春的使命,踏上了“豫”见信阳的文明探索之旅。在这片浸润着千年茶香与滚烫热血的土地上,我们品味非遗传承的醇厚,追寻红色基因的根脉,感受乡村振兴的脉动,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悟,用镜头记录下这段难忘的“三下乡”实践时光。
篇章一:茶韵悠长·寻根毛尖之源
我们的第一站,直抵信阳毛尖的灵魂所在——文新茶庄。这里是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

舌尖上的信阳:在茶庄,我们不仅品尝了正宗的信阳毛尖,那清冽回甘的滋味瞬间俘获了味蕾;更惊喜地体验了茶文化的创新表达——用茶叶制作的精致茶点与独特风味的茶冰淇淋,传统与现代在此完美交融,让年轻的心也沉醉于这份独特的“信阳味道”。

指尖上的匠心:跟随讲解员指引,我们深入了解了信阳毛尖从采摘到成品的精湛工艺。了解到鲜叶在“生锅”中杀青,在“熟锅”里做形,感受温度与力道的微妙掌控,体会一片树叶蜕变为杯中佳茗所凝聚的匠心与辛劳。

时光里的茶史:走进毛尖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我们溯源茶源,穿越千年。了解到茶叶从最初简单的白茶、绿茶,到后来发酵工艺的突破诞生了红茶等丰富品类,一部浩瀚的中国茶史画卷徐徐展开。更深入探究了“信阳毛尖”这一响亮名称的由来,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品质魅力。

篇章二:热血丰碑·赓续红色基因
告别茶香,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追寻红色足迹的征程。
将军故里忆忠魂:走进许世友将军故里,青砖黛瓦间回荡着将军的传奇故事。我们深入了解这位开国上将的戎马一生,特别是他在胶东抗战时期作为中流砥柱的赫赫战功。将军的忠诚、勇猛与质朴家风,深深震撼和感染着每一位成员,红色血脉在这里澎湃激荡。

陵园苍松祭英烈: 步入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我们瞻仰纪念碑,凝视着镌刻着无数英名的纪念墙,深切缅怀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他们的不朽功勋与牺牲精神,是矗立在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章三:扎根乡土·对话基层脉动
实践的最后,我们走进新县田铺乡人民政府,与乡党委书记进行了亲切交流与合影留念。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会面,更是一次宝贵的了解基层治理、倾听乡村振兴一线声音的机会。书记的热情介绍与殷切寄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基层干部的实干精神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为我们理解国家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

尾声:光影定格·青春力行
七天的行程,充实而深刻。我们十五人的团队,在每一处探访地都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与生动的瞬间——茶山上的笑靥、博物馆里的求知、将军像前的庄重、烈士碑下的肃穆、古村落中的探索、政府院内的交流……这些光影记录下的,不仅是足迹,更是我们青春在实践中淬炼、思想在行走中升华的证明。

结语
“豫见文明”信阳行,是一次茶香与热血交织的旅程,是一次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深刻对话。我们从毛尖的醇香中品味文化自信,从红色的印记中汲取奋进力量,从乡村的蝶变中感受时代脉搏。这趟三下乡实践,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锤炼了我们的品格,坚定了我们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信念。信阳的山水、人文、精神,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青春记忆里。我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继续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韦伯国际学院)李懿珊/文 严秋菊/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