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延安、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争做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2022年11月24日我校团委组织第六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全体学员开展线上座谈会主题团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带着大家重温这段历史,深挖精神内涵,自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文化的弘扬者。

座谈会上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观看了《国家记忆》栏目专题片《根脉》之《红旗渠精神》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通过此次线上座谈会,学员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来自校学生会的贺梦洁表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要接过手中的接力棒,要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传承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常博文提到:“我虽没有经历过修渠,但从小时起就时常能听到有关修渠的故事,比如怎么打洞,怎么打天井,怎样背沙轻巧一些,其中有一个老爷爷讲到为了赶进度不落后,打洞时炮响以后,用人快跑的方式把洞里的烟带出来。过去自己只是单纯的听故事,今天再回想这些故事,我真为当时那些修渠人而感动。”
大学生社团指导中心李鹏程讲到:“作为一个林州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是我从小就在不断接受的教育,这座位于河南西北边陲的小城,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漫长修建过程后,终于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艰难时期,而在这十年间,林州人民展示的红旗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青少年去学习,值得我们去发扬、去传承这一份伟大的精神。”
基层团建指导中心李宇涵表示:“作为一名安阳人,从小耳濡目染父辈讲述红旗渠的故事。先辈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惜个人利益和生命,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改变了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如今的红旗渠,早已不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它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丰碑。”
财政税务学院的郭天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延安、河南安阳两地考察时讲话,强调道:“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作为青马工程班的成员。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讲好“四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金融学院王旭总结道:“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延安和我省安阳视察,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河南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河南人民的亲切关怀,也让我倍受鼓舞倍感温暖倍感振奋,也倍增砥砺奋进的干劲与力量。 ”
座谈会上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标兵。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它以蓬勃的生命力和向心力感召着无数莘莘学子。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闪耀着历久弥新的时代光芒。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青年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踔厉奋发、笃定前行,用实干诠释初心,以奋斗成就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阔步前行、一往无前!


我校第六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学员观看学习红旗渠精神部分照片